考试
2021-07-27 11:14:48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初与边境各民族发生战争时,通常派遣大将充任某道行军大总管,统率调自各地的战士远征,战争结束后,往往留兵屯守要地成为军镇,行军大总管随即撤销。随着军事形势的发展,为了避免远道征调,明确防御责任,在较大地区有统一指挥,临时性统率远征的行军大总管逐渐演变为大军区的常任最高长官。大致在开元中,所有军事长官一律称为节度使。天宝来年共有十个节度使,亦即十大军区。每一节度使有若干军、镇、城,配备定额兵士,发生战争时,各节度诸军或联合相邻诸军就足以防御来侵之敌,不需要中央临时调发军力。“边州置重兵,中原乃包其戈甲”,边兵强盛,节度使权重巩固了边防,保证了内地的农业生产。但外重内轻的形势既已形成,最终导致安史之乱。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代大军区制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唐代的大军区制度。

答案解析

(1)从材料“唐初与边境各民族发生战争时”“避免远道征调,明确防御责任,在较大地区有统一指挥,临时性统率远征的行军大总管逐渐演变为大军区的常任最高长官”中可以概括出答案。(2)从材料“各节度诸军或联合相邻诸军就足以防御来侵之敌,不需要中央临时调发军力”“有统一指挥”“边兵强盛,节度使权重巩固了边防,保证了内地的农业生产。但外重内轻的形势既已形成,最终导致安史之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答案。

(1)背景: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威胁;避免远道征调,明确防御责任,协调指挥需要;行军大总管的实践。(2)评价:兵将合一,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统一指挥,方便协调调动;巩固了边防,保证了内地农业生产;外重内轻,最终导致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为后世大军区制提供借鉴。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