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习近平曾指出:“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民生问题一直是各

题目描述

【题目】习近平曾指出:“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民生问题一直是各国高度关注的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核定地价、照价纳税、涨价归公,不使少数人垄断国民财富。

材料二 虽然国内战争已基本结束,但农民除保留口粮外,其余粮食以极低的价格销售给国家的规定并没有被废除,农民的不满情绪日益严重,有意缩减生产,导致工业产值大幅下降、人民生活困苦,苏维埃政权受到威胁。列宁认为必须改变旧的政策,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恢复和发展经济,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农村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生产队乃至社会家庭的一些财产被无偿地收归公社所有,由公社统一调配。这些做法严重脱离了农村的生产力水平。

(1)材料一是谁提出的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办法?对此,他在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中是如何表述的?

(2)为了解除材料二中面临的危机,列宁对农业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这种调整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土地改革有哪些共同作用?

(3)材料三反映出当时的农村采取了哪一错误做法?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为纠正这一错误做法制定了什么政策?

(4)上述解决民生问题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

(1)孙中山。平均地权。(2)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巩固了新生的政权。(3)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国家制定的政策要重视民生(国家稳定、经济发展必须重视民生);民生政策的制定要有利于调动人民生产的积极性;民生政策的制定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民生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民生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民生政策)。(任答两点即可)

(1)根据材料一“核定地价、照价纳税、涨价归公,不使少数人垄断国民财富”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孙中山提出的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办法,对此,他在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中用“平均地权”来描述这一思想。 (2) 根据材料二“列宁认为必须改变旧的政策,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恢复和发展经济,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解除材料二中面临的危机,1921年,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在农业上,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调整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土地改革有相同的作用,都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3)根据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农村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生产队乃至社会家庭的一些财产被无偿地收归公社所有,由公社统一调配。这些做法严重脱离了农村的生产力水平”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我国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为纠正这一错误做法,在农村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述解决民生问题的做法告诉我们,国家稳定、经济发展必须重视民生;民生政策的制定要有利于调动人民生产的积极性;民生政策的制定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民生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民生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民生政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