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2 15:32:58

材料一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它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受到各民主党派的热烈拥护。中国共产党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八下课本第3页

材料二  2019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在京开幕;3月5日,全国人大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李克强做《政府工作报告》,设计到减税降费、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对外开放、社会民生等80件大事。

请回答:

(1)我国的两会指什么?形成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2)近年来,本届政府关注民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结合所学,你对改善民生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红利有哪些合理化建议,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文采斐然。

答案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举行,标志着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的正式形成。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2)题目:关注民生,利国利民。依据所学知识及现实可知,我国改革开放为了人民,也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只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改革红利惠及全体人民,才能使人民的切身利益同改革开放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改革得到人民的广泛认同、拥护和支持,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当前,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红利,必须着力建立初级的民生保障体系和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能否让改革红利惠及全体人民,是未来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我国应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改善劳动力的供给和配置、进一步改善收入分配、降低社保缴费等措施,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才能利国利民,长治久安。

(1)政治协商会议制度,1949年一届政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一届人大。(2)言之有理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