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6:14:26

??? 材料一? 大汶口发掘的墓葬中,陪葬猪头的少者一二个,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 大汶口发掘的墓葬中,陪葬猪头的少者一二个,多者三五个,最多达十四个。四川大溪文化遗址发掘的74座墓中,有的墓没有随葬品,而有的墓葬品却达58件之多,有座墓中死者还头枕一支大象牙

——《上下五千年》

(1)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新石器时代后期社会呈现出一种怎样的状况?

材料二? 山西省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出土了春秋后期的牛尊,特别引人注意的是牛鼻子上有鼻环。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经济上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这会给土地制度带来什么影响?

材料三? 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大变动,王官之学的退场,私学的兴起,最终造就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

——《中华文明史》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请列举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答案解析

(1)“状况”,依据材料一信息“大汶口发掘的墓葬中,陪葬猪头的少者一二个,多者三五个,最多达十四个”得出:出现私有财产;“有的墓没有随葬品,而有的墓葬品却达58件之多,有座墓中死者还头枕一支大象牙”得出:出现贫富分化。(2)“变化”,依据材料二信息“山西省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出土了春秋后期的牛尊,特别引人注意的是牛鼻子上有鼻环”可知,此时冶铁技术出现并发展、牛耕已经出现。“影响”,依据所学知识从促进井田制瓦解、出现封建土地私有制等角度分析。(3)“原因”,依据材料三信息“王官之学的退场,私学的兴起”得出:私学兴起;结合所学知识从铁器牛耕的出现、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士阶层的兴起等角度补充。“代表人物及主张”,依据所学知识得出: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隆礼重法”“礼法并存”等。

(1)出现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分化或者阶级。(2)手工业的发展或者冶铁技术;牛耕的出现。影响:井田制瓦解;出现封建土地私有制(3)原因:铁农具牛耕的出现;兼并战争日益剧烈;私学或士阶层的兴起。代表及主张:孟子:“仁政”;荀子:“隆礼重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