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1 17:24:52

材料一:语文期刊《咬文嚼字》2012年12月30日正式发布了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语文期刊《咬文嚼字》2012年12月30日正式发布了“2012年十大流行语”中“正能量”位居榜首。“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当下,社会生活中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都可以称为“正能量”。

材料二:公益广告是传播社会正能量的重要载体。2012年央视春晚在节目中插播了“回家”、“美丽中国”的公益广告,受到了观众的称赞和热评。很多主流媒体如《人民日报》等,近期也在显要位置刊登了“民族复兴中国梦”、“文明餐桌厉行节约”、“讲文明树新风”等内容的公益广告。

据此,你校正在进行“赏析公益广告 传递社会正能量”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请你谈谈公益广告在传递社会正能量方面的积极作用。(三方面即可)

(2)请你列举其他能够传递社会正能量的有效形式。(两种即可)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从设问看,此问属于作用类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公益广告在传递正能量方面的积极作用,旨在考查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开放性,难度值中等。从分值设置看,此问设6分,要求学生从三个方面组织答案。解答此类问题,要注意考虑“这件事”对“谁”或“什么”有重要意义。如公益广告的播出对观众、对社会发展、对协调人际关系都有重要作用,回答时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组织答案。如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人际和谐;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2)从设问看,此问属于“是什么”类问题,要求学生写出两种传递社会正能量的有效形式,旨在考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难度值一般。从分值设置看,此问设4分,要求学生写出两种形式。中学生的实践活动形式有很多,比较适合此题要求的有志愿者活动、环保小卫士活动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公益广告能够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能够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能够增强社会责任感;能够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能够促进社会和谐、人际和谐;等等。(2)志愿者活动;感动中国评选活动;慈善日活动;学习雷锋活动;等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