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14分)回眸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村的政策先后作出过重

题目描述

【题目】(14分)回眸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村的政策先后作出过重大调整,在历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广大农民衷心拥护《土地改革法》        图2  早稻亩产3万斤的报道

材料二:“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 20世纪70年代末的宣传标语

材料三:1978年至1984年,我国平均每年增产粮食170亿千克,棉花1300万担。这一期间,人均占有粮食从319千克增加到400千克,人均占有棉花从2.2千克增加到5.9千克,……粮票、布票、油票等票证也随之被逐步取消。

                                    ——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图1反映了哪一运动?该运动有何历史作用?

(2)材料一中图2的报道是否真实?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什么现象?

(3)材料二反映了农村发生的哪一次变革?请举出率先进行这一变革的典型。

(4)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后出现的巨大变化。对此你有何认识?

 

答案解析

(1)运动:土地改革运动。作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2)真实与否:虚假的;现象: 浮夸风盛行。(3)变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典型:安徽凤阳县小岗生产队。(4)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改革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1)根据提图片中的《土地改革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950年6月在土地革命时期颁布的法律文献,所以这个事件是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2)根据实际经验判断材料二的内容过于夸张不属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现象反映了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浮夸风”的盛行,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3)根据材料的内容和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典型是安徽凤阳的小岗村。(4)材料三的内容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从中我们认识到改革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的同事一定要注意生产关系一定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