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7:45:56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家庭制度改革是商鞅变法中移风易俗的重要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家庭制度改革是商鞅变法中移风易俗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地本是戎狄之区……直至秦孝公变法时,秦人还不脱戎狄之俗。例如,他们还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沿着游牧时代以一个帐幕为一家的经济办法。这种陋俗经商鞅的严禁才消灭。

——张荫麟《中国史纲》

材料二:秦是个体小家庭定型化时期,所谓定型化是指它不仅作为一个具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亲属集团,而且成为一个最基本的社会组织细胞;在政治上得到了国家的承认,是户籍的最基本单位;在经济上成为一个耕织结合在一起,自给自足的独立经济实体。

以一对夫妻为核心的小家庭,男耕女织,构成相互提携力最顽强的小圈子,家庭成员间在生产劳动中彼此毫不攀比,生产积极性高涨,父子戮力,相忍饥寒,朝夕艰苦从事。勤俭持家、艰苦奋斗良好民风的形成与自力更生个体小家庭的训练是分不开的。个体小家庭作为社会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其作用不可低估。直系个体小家庭成员间相互依存性最强,血缘关系简单,彼此亲合度达到最高点,父家长权、夫权降到最低点,因而也是最稳定的一种家庭形态。

——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

下列要求:

(1)材料一中的“陋俗”指什么?商鞅是如何消灭这一“陋俗”的?

(2)据材料二,概括秦国个体小家庭“定型化”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指出商鞅家庭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使商鞅家庭制度改革的根本原因和实质。

答案解析

(1)陋俗:由材料“他们还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沿着游牧时代以一个帐幕为一家的经济办法”可归纳为大家庭共居一室。消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在变法过程中为了减少宗族势力对社会的影响,采取了大而化小的策略,即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要求分家,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制。(2)表现:由材料“所谓定型化是指它不仅作为一个具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亲属集团,而且成为一个最基本的社会组织细胞;在政治上得到了国家的承认,是户籍的最基本单位;在经济上成为一个耕织结合在一起,自给自足的独立经济实体”可分别归纳为个体小家庭是血缘关系的亲属集体,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是国家户籍的最基本单位,是耕织结合的独立经济实体。作用:由材料“生产积极性高涨,父子戮力,相忍饥寒,朝夕艰苦从事”可归纳为有利于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由材料“勤俭持家、艰苦奋斗良好民风的形成与自力更生个体小家庭的训练是分不开的”可归纳为有利于良好民风的形成;由材料“父家长权、夫权降到最低点,因而也是最稳定的一种家庭形态”可归纳为有利于强化对基层的控制,社会稳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既有利于国家赋役的征派,也推动了小农经济的确立和发展。 (3)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产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变化,故商鞅家庭制度改革的根本原因是铁犁牛耕的使用。实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是古代封建王朝的经济基础,故商鞅家庭制度改革的实质就是秦朝的封建化过程。

(1)陋俗:大家庭共居一室(一个帐幕为一家)。消灭: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制。(2)表现:血缘关系的亲属集体;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国家户籍的最基本单位;自给自足(耕织结合)的独立经济实体。作用:推动了小农经济的确立和发展;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有利于良好民风的形成;有利于强化对基层的控制(社会稳定);保证了国家赋役的征派。(3)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的使用)。实质:封建化过程(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转变)。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