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朱某在工厂浴室拾到张某的名牌手表,先说第二天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朱某在工厂浴室拾到张某的名牌手表,先说第二天还,后来又说自己弄丢。张某到人民法院起诉,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否则赔偿张某损失350元

材料二:李某等人在电影院看电影时,起哄,打闹。工作人员多次劝阻就是不听。最后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其带走并到公安机关给予警告的处罚。

材料三:王某在网上传播企图颠覆政府国家的谣言,危害到国家安全的,被网络刑侦检查发现,被判有期徒刑一年。

(1)材料一、二、三中人物各是什么违法行为?各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2)材料三中的王某的行为是什么行为?你的判定依据是什么?

答案解析

(1)材料一:是民事违法行为,民事责任。材料二:是行政违法行为,行政制裁。材料三:是刑事违法行为,刑罚处罚。(2)犯罪行为。王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违法行为的认识,根据所学,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材料一中朱某捡到他人的遗失物拒不归还,侵犯了他人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民事责任;材料二中李某在公共场合起哄、打闹,扰乱公共秩序,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应该受到行政制裁;材料三中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表明其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应该受到刑罚处罚。(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犯罪的认识,题文中王某因威胁国家安全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表明其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其依据从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回答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