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5:03:16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不承认的后面,中美两国之间的敌对状态日益发展。用结盟的方法来维护独立与主权,这与美国历史上用中立与不结盟来维护独立与主权形成鲜明的对照,反映了中美两个不同民族不同的价值观。同时,美国决策人把中苏结盟看作他们关于战后世界的两极理论的新证明。他们不仅作出了在东亚实行遏制的“基本决定”,而且把中国作为主要的遏制对象。 

--摘编自李庆余《美国外交史:从独立战争至2004年》

材料二:尼克松就任总统后致国会的报告指出:“中国人民是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继续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从长远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的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1971年2月25日,尼克松在致国会报告中认为中美“双方都需要结束大陆中国同外界现实的隔绝,从而结束同变化脱节的状态”。报告再次宣称,美国“准备同北京认真对话”。 

--摘编自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

材料三: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子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 

--摘自[美]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

(1)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对华政策的要点,指出美国决策人“决策”的依据。 

(2) 据材料二,概括尼克松对“对华关系”的期待。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策转变的主要原因。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改善对中国的重大影响。

答案解析

(1)要点:依据材料一“在不承认的后面,中美两国之间的敌对状态日益发展”可知是不承认,敌视和遏制中国;依据:依据材料一“反映了中美两个不同民族不同的价值观。同时,美国决策人把中苏结盟看作他们关于战后世界的两极理论的新证明”可知依据是东西方价值观不同和认为中苏结盟,损害了美国利益。(2)期待:依据材料二“中国人民是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继续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可知尼克松希望实现中美关系缓和;原因:结合所学围绕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从美国和中国两方面分析回答。 (3)影响:依据材料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子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并结合所学从外交新局面、中日建交、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等可知答案。

(1)要点:不承认,敌视、過制新中国。依据:东西方价值观不同:认为中苏结盟,损害了美国利益。(2)期待:与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原因:美苏争霸处于不利态势:中国国际地位提升:中苏关系恶化。(3)影响:打开外交新局面:直接推动中日建交;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为以后改革开放创造了必要条件。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