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古诗与历史学著作都是深入理解历史的重要文本。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古诗与历史学著作都是深入理解历史的重要文本。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注∶祖龙代指秦始皇。刘项指刘邦和项羽。

——(唐)章碣《焚书坑》

材料二 汉初政府纯粹代表一种农民素朴的精神,无为主义即为农民社会思想之反映。因此恭俭无为、与民休息,遂为汉初政府之两大信念。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西汉大儒董仲舒建议武帝“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经由董仲舒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汉代儒学,广采了阴阳、墨、名、法、道各家之长的。正是这种容纳、吸收和融会的精神,使儒家学说成为当时社会的指导思想。

——摘编自楼宇烈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古诗中涉及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判断作者认为这两个历史事件之间有无关联,并结合所学说明理由。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汉初政府的统治思想是什么,并说明这一统治思想所带来的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董仲舒提出的建议,并分析汉代儒学成为当时社会指导思想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秦汉时期主要统治思想发生的变化。

答案解析

(1)焚书坑儒、秦末农民起义∶ 有关联,焚书坑儒作为秦的暴政之一加速了农民起义的到来,焚书坑儒不能巩固统治;或者回答无关联,焚书坑儒不是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秦的暴政导致了农民起义。 (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恭俭无为、与民休息,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任一条。(3)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原因∶容纳、吸收和融会诸子百家学说。(4)从法家思想到儒家思想(或∶从强制实行到广采众长、吸收融合)。

(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竹帛烟销帝业虚……坑灰未冷山东乱……”可知,这就是焚书坑儒、秦末农民起义;或答,有关联,焚书坑儒作为秦的暴政之一,加速了农民起义的到来,焚书坑儒不能巩固统治;或者回答,无关联,焚书坑儒不是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秦的暴政导致了农民起义。(2)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汉初……恭俭无为、与民休息,遂为汉初政府之两大信念”可知,汉初政府的统治思想是,恭俭无为、与民休息,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3) 根据所学和材料三“西汉大儒董仲舒……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广采了阴阳、墨、名、法、道各家之长的……使儒家学说成为当时社会的指导思想”可知,他的建议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只所以成为主流,原因是,容纳、吸收和融会诸子百家学说。(4)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三可知,材料一中,秦朝的统治思想是法家思想,材料三中,汉朝的统治思想是儒家思想,这就实现了从强制实行到广采众长、吸收融合的变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