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各阶层积极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开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各阶层积极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问题一: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运动?这次运动是哪一阶级提出来的?此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这次运动中创办的规模最大的军事工厂是哪一个?

问题二:材料二中“君主立宪”的主张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为了宣传这一阶级的思想和救国救民在哪位皇帝的支持下,掀起了哪次变法?

问题三: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这“三个兔子”是哪次运动的代表?“中兔子”陈独秀创办了什么杂志,成为此次运动的阵地之一。

问题四: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

 

答案解析

问题一:洋务运动;地主阶级;自强、求富;江南制造总局问题二: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光绪;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维新变法)问题三: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青年杂志》(或《新青年》)问题四: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

(1)依据材料一“自救运动”、“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结合课本所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地主阶级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19世纪60年代,这些开明的地主阶级掀起了一次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期间,1865年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2)依据材料二的出处: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结合课本所学,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消息传出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在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1898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3)依据材料中的人物结合课本所学,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17年陈独秀接受新任北大校长蔡元培的聘请,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当时《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胡适、李大钊、鲁迅等,大多任教于北京大学,他们高举“科学”“民主”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成为重要的阵地。(4)综合上述材料,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戊戌变法提倡“君主立宪”,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由此总结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过程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