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革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革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某校八(1)班同学以“圆梦中国”为主题设计了一期板报,并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

(见证民族独立)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再现经济形势)

材料二  我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或趋势)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其教训。(写出两点)

(汲取伟人智慧)

材料三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血路来,”

——《邓小平文选》

(3)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中国农村的改革”指的是什么?

(3)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一经济特区?处于福建省的又是哪一经济特区?

(分析内在联系)

(5)在现代中国,中国人民相继实现了“民族独立梦”“国富民强梦”,你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答案解析

(1)开国大典(或新中国成立)。(2)特点或趋势:工业发展迅速,农业下降教训: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制定合理适用的政策;要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央要清醒认识到国家形势,要依据自身情况来制定计划,不可急于求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的经济规律。(3)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深圳、厦门(5)“民族独立梦”是“国富民强梦”的前提和保障。

(1)分析材料一中图片可知,材料一中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从材料二图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出,1952﹣1960年我国工业发展迅速,农业下降,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这种现象是由于左倾错误的指导,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其教训是要实事求是,依据国情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政策;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工业、农业的协调发展。(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经济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逐步确立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对外开放迈出的第一步是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我国在沿海地区的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其中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四个经济特区中处于福建省的是厦门。(5)民族独立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前提和基础;国家繁荣富强是民族独立的根本保证。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