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

题目描述

【题目】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因时而宜对农村政策进行了不断调整,某校八年级同学准备对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进行探究性学习邀请你一起参加。

(图片再现历史)

材料一  见图

(1)历史图片是对历史场景的形象再现。请依据如图,写出这次农村政策变革的起止时间。这次变革使我国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文字叙说历史)

材料二  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的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对农业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材料三  1958年8月初,……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经营,分配方面实行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由公社统一发放,生产好坏分配也一样。

(3)材料三反映了在当时农村出现的哪一运动?

材料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是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

——《复兴之路》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在哪里进行尝试?这一措施到哪一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据材料四概括,为什么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

(我们借鉴历史)

(5)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分析,你认为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解析

(1)1950年—1952年;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2)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走农业合作化道路。(3)人民公社化运动。(4)安徽凤阳小岗村;1983年;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5)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要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等。

(1)依据材料一图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可知反映的1950年—1952年的土地改革。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从1950——1952年在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2)依据材料二“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这就影响生产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结合所学可知,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3)依据材料三“1958年8月初,……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经营,分配方面实行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由公社统一发放,生产好坏分配也一样。”可知反映了在当时农村出现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结合课本所学,为加强社会主义建设,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的社会基层组织,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但急于求成,忽略客观的经济规律。(4)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进行尝试,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据材料四“……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是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所以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5)依据前面的材料,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解决新解放区的土地问题,实行土地改革;为解决土地改革后,分散经营无法满足工业发展需要,实行农业合作社;忽略客观经济规律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业发展。得出: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要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