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23:00:58

【加试题梁思成说,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

题目描述

【题目】【加试题】梁思成说,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古代,最高等级的城市为国都,城方九里,县城通常为三里。平遥古城城方三里,正是这一“礼”制等级的完整范本。在布局上,遵循严格的“左祖右社”“左文右武”“上下有序”的城市礼制程式。高耸古城中央的市楼能够“揽山秀于东南,挹清流于西北”。城里的古民居是具有自足封闭色彩的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采用了与山西自然环境相契合的窑洞(砖拱顶)式建筑结构。

——摘编自曾晓华《从西安到平遥》等

材料二徽州古村落利用天然的地理形势进行设计,通过适量采用花墙、漏窗、楼阁、天井等建筑手法,沟通内外空间。无论大小聚落,因是聚族而居,徽州古村落均以宗祠为中心来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民宅所建的天井,可以采光通风,无形中将天人合一的观念引入其中。民居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型家族的生存空间,形成左右对称、长幼有别、尊卑有序的住家格局。

——摘编自王星明《徽州古村落》

(1)材料一、二的“建筑活动”都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标准中的“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指出各自的“范例”所在。

(2)概括上述“建筑活动”中包含的民族文化的共同特性,并援引材料予以佐证。

(3)从传承民族文化的角度,说明保护、开发此类古建筑的基本要求。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古城与安徽古村落。第(1)题主要考查结合所学答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平遥古城属于明清时期汉族传统县城,徽州古村落属于明清时期传统乡村民居。第(2)题旨在考查学生在相应的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答题的能力。由材料一中的信息“平遥古城城方三里,正是这一‘.礼’制等级的完整范本”、材料二中的信息“徽州古村落均以宗祠为中心”即可得出“礼制等级”的结论;由材料一中的信息“城里的古民居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材料二中的信息“聚族而居”即可得出“家族中心”的结论;由材料一中的信息“高耸古城中央的市楼能够‘揽山秀于东南,挹清流于西北’”、材料二中的信息“天井,可以采光通风”即可得出“天人合一”的结论。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历史理论的认识。属于开放型的探究题。“保护”方面,可从保持整体原貌的角度思考作答;“开发”方面可从适度开发的角度思考作答。

(1)平遥古城:明清汉族传统县城。徽州古村落:明清传统乡村民居。(2)特性:礼制等级。平遥城方三里的规模,徽州古村落的住家格局。家族中心。平遥民居是北方四合院,徽州古村落聚族而居。天人合一。平遥市楼“揽山秀”“挹清流”,徽州古村落的天井采光通风。(3)保护:保持整体原貌,体现历史感。开发:进行适度开发,体现协调性。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