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历史图片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识图辨史”也是我们学习历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图片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识图辨史”也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

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反映的事件是中国古代空前的航海壮举,请问它发生在哪个朝代,说出郑和航行最远到达的地点?郑和远航是我国四大发明中的哪项发明为他们提供技术?

(2)图二反映了清政府实行的“不顾时世,安于现状”的政策,请判断这是什么政策?并简述其影响?

(3)以史为鉴,可以明智。根据以上对外交往的史实,你认为我们应该借鉴些什么?

 

答案解析

(1)明朝,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指南针(2)闭关锁国政策,影响:①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②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3)本题为开放性题,学生只要围绕:对外开放、交流,使国家繁荣昌盛:闭关锁国,是国家衰落等作答即可。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被应用到航海上。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2)根据分析题干中漫画可知,这是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他们以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加上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3)本题为开放性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对外开放、交流,使国家繁荣昌盛:闭关锁国,是国家衰落。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