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非友好关系源远流长,成果丰硕,促进了中非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题目描述

【题目】中非友好关系源远流长,成果丰硕,促进了中非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源远流长)

材料一  在中国的明朝初期,非洲东海岸的人民几次迎来了东方大国的庞大船队。官每次下船后,都与当地民众进行了友好交流,并赠送了许多物资。在这支船队回国时,当地民众又献上一些特产,甚至还派出使者随船而去,希望加强友谊。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判断船队长官是谁?由他开展的中非交流活动有何影响?

(团结奋斗)

材料二  1955年,曾经違受列强侵略的亚非29国,纷纷派代表参加了万隆会议。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率队参会。针对美国发起的挑拨,他仅进行了18分钟的演讲,就化解了矛盾,得了支持。从此,参会各国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形成了“万隆精神”,谱写了团结奋斗的新篇章。

(2)据材料二,周恩来为化解矛盾提出了什么方针?此方针产生了哪些作用?

(患难真情)

材料三  20世纪中期,非洲的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两国决定合作修建一条铁路——坦赞铁路。当他们向美国寻求资金、技术支持时,遭到了冷遇。当他们向苏联寻求支持时,又遭到冷遘。就在他们绝望之时,中国主动进行援助,并在几年内建好了铁路,促使两国经济得到大发展。同时,中国还向非洲人民援助了一些粮食,派去了医疗队。

20世纪70年代初,当中国希望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遭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打压。可非洲的阿尔及利亚、赞比亚等国却大力支持中国,并在1971年促成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援助非洲国家的主要原因。指出非洲国家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主要目的。

(合作共赢)

材料四  2019年,埃及、南非等国派出高級代表团,参加了中国举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中非合作领城进一步拓宽,中非友谊进一步深化。

——本题材料改编自教材和相关资料

(4)据材料四和常识,如果中国“华为公司”选派你为常驻非洲的总代表,你将怎样推动中非友好关系继续发展?

答案解析

(1)长官:郑和。影响:促进了解,增进友谊,为后续发展创造条件。(2)方针:求同存异。作用:促成会议成功;增进相互了解;形成万隆精神,谱写团结奋斗新篇章。(3)原因:中非友谊悠久;担当大国责任;覆行“万隆精神”(联合反帝反霸);践行中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文化理念。目的:希望中国在联合国成为他们(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言人。(4)做法:奉行和平共处原则;坚持求同存异方针;贯彻合作共赢理念;推行一带一路方略;发扬友好交往传统;拓宽合作开发领域;实现技术信息共享;

(1)第一问,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在中国的明朝初期,非洲东海岸的人民几次迎来了东方大国的庞大船队”结合所学可知,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所以材料中船队长官是郑和。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增进了友谊,为后续发展创造条件。(2)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周恩来总理率团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为化解矛盾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第二问,“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推动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3)第一问,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就在他们绝望之时,中国主动进行援助,并在几年内建好了铁路,促使两国经济得到大发展。同时,中国还向非洲人民援助了一些粮食,派去了医疗队”可以看出,中国援助非洲国家的主要原因包括:中非之间的友谊悠久;中国作为担当大国的责任;履行“万隆精神”;践行中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文化理念;帮助非洲国家发展等等。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非洲国家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为非洲发展代言。(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如果我是中国“华为公司”常驻非洲的总代表,我将加强同非洲国的合作,大力推动非洲的发展,实现合作共赢等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