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阅读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
材料二: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据材料一,比较唐朝中后期与宋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并指出各自产生的后果。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元代行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应采取的策略是什么。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1)根据材料中的“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和“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等信息可以看出,唐朝中后期与宋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表现在:唐朝设置节度使,重外轻内;宋朝厉行中央集权,强干弱枝。各自产生的后果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和“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分析得出。(2)元代行省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应当联系所学,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等方面来回答。(3)根据以上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应采取的策略是平衡与协调。
(1)不同:唐朝设置节度使,重外轻内;宋朝厉行中央集权,强干弱枝。后果:唐朝藩镇割据;宋朝积贫积弱。(2)特点:管辖区域大;权力大但受中央节制;民族控制。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3)策略:平衡与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相关试题
【单选题】 在下列项目资源中,【】被职责为许
【多选题】 【】,银行业从业人员应遵守信息保
有人称八股为“中国一绝”。下列关于“八股”的
南宁市某地有一社区叫做“豆腐社”,当地老人说
根据2014年修订的《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要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首先必须从改
著名历史学者李慎之在《“封建”一词不可滥用》
据《国史大纲》记载:“唐初不课盐,开元以下始
他是唐代最著名书法家之一。他的字,犹如盛唐风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
我国地理差异明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阿姆斯特朗是乘哪艘飞船成功登月的?()
信息虽然重要但是无法替代生产资源。(
甲、乙、丙、丁四人比赛乒乓球,规定每两人之间
捣固车抄平传感器离合器的好坏直接影响传感器(
关于明确估价基本事项的说法,错误的是()。
施工单位对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必须组织专家进行
主要供残疾人使用的走道与地面应符合以下规定(
中医学认为怎么才能保持健康,以下错误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