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思想解放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反映

题目描述

【题目】    思想解放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反映,又指导了人们的经济政治活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曾想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在大城市发动起义,建立政权,但接连遭到失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起义队伍,在攻打长沙受挫后,当机立断,改变原定部署。

——人教版《历史·必修3》

材料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有关报刊内容。

(1)结合材料一思考,该思想引发了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思考,“民族革命”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列举一个中国共产党在大城市发动的起义。“改变原定部署”后做了哪件事?该事件后,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哪一革命思想?

(3)材料三反映的思想为哪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基础?会后进行一系列“实践”,在农村实施了什么政策?最终形成了什么理论?

(4)结合上述材料,归纳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答案解析

(1)辛亥革命。不满或不愿少数满洲贵州(清朝)的专制。(2)南昌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3)十一届三中全会。家族联产承包责任制。邓小平理论。(4)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引发的革命是辛亥革命,根据材料“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可知,民族革命的原因是不满或不愿少数满洲贵州(清朝)的专制。(2)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曾想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在大城市发动起义,有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均以失败告终,“改变原定部署”后做出了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向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最终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3)根据材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会上做出改革开放的决定,改革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4)根据上述材料可知,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