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民主、自由是人类社会不懈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民主、自由是人类社会不懈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平原土地丰饶,始有农业,行封建政治,有巩固的国体,文明灿然;海滨交通便利,能激发冒险进取之心和向往自由之精神。

——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1902年)

材料三   北美社会的演变在一些方面超过了旧大陆。……诚然,殖民地曾经被用于解释和证明他们反抗国王乔治三世和英国议会合法性的思想就主要来自“英国人的权利”的传统定义。此外,更激进的“人的权利”的定义也发挥了作用。

——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材料四   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军阀割据……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示分别反映了古代东西方政治文明怎样的特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导致上述政治文明特点差异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政治体制的角度说明“北美社会的演变在一些方面超过了旧大陆”。

(3)近代中国确立“共和体制”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材料四中唤醒国家及人民“更基本的东西”又是什么?

(4)据材料五指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答案解析

(1)东方:君主专制;西方:民主政治。(2分)原因:地理环境的差异(或具体说明)。(1分)(2)美国独立战争后确立了民主共和制,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2分)(3)辛亥革命;(1分)民主和科学。(2分)(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分)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知识的分析能力。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图一:“明清时期大臣跪着奏事”反映出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图二:“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反映出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分析材料二的“平原土地丰饶,始有农业,行封建政治,有巩固的国体,文明灿然;海滨交通便利,能激发冒险进取之心和向往自由之精神。”可以看出导致东西方政治文明特点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理环境的差异。(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英国的政治体制的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美国独立战争后,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确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三权独立,分属总统、国会、最高法院三者相互制约,又不可分割。美国独立战争后确立了民主共和制,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因此“北美社会的演变在一些方面超过了旧大陆”。(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有关知识的识记。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体制”。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以《新青年》为主阵地,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唤醒了国家及人民。(4)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分析材料五的“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可以看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