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制度构建和政策实行都反映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制度构建和政策实行都反映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郡下设若干县,县下有乡,乡下有亭、里。皇帝的政令,通过三公九卿,直达郡、县、乡、亭、里,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化体制。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朝代实行的什么地方行政制度?

材料二 

唐朝前期人口统计图

(2)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前期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趋势形成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唐太宗把刺史(负责监察各州主要官员和豪强地主及子弟不法行为的官员)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并把他们的政绩也写在上面,以便考察任用。刺史由他亲自选拔,县令由五品以上的京城官员推荐。贞观年间,出现了一大批奉职守法的官员。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3)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考察任用地方官的主要依据。

材料四  从本质上看,宋代只不过是残唐五代的延续,宋代之所以国祚长久,没有短命而亡,只是因为宋太祖断绝了武人专政的传统……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体系多头分权,效率并不很高。

——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太祖为断绝“武人专政的传统”采取的政策。据材料四,说一说这一政策的弊端。

 

答案解析

(1)秦朝;郡县制(2)趋势:增长快。主要原因:出现治世(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有具体的原因亦可给分)(3)主要依据:考察政绩、官员推荐。(4)政策:重文轻武的政策。弊端:政府的办事效率不高。

(1)依据材料一“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郡下设若干县,县下有乡,乡下有亭、里。皇帝的政令,通过三公九卿,直达郡、县、乡、亭、里,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化体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秦朝在地方实行的郡县制度。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了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2)仔细观察材料二示意图可知,唐朝前期人口数呈现增长快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样的盛世局面,使得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人口增长。(3)依据材料三“唐太宗把刺史(负责监察各州主要官员和豪强地主及子弟不法行为的官员)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并把他们的政绩也写在上面,以便考察任用。刺史由他亲自选拔”可知,唐太宗考察任用地方官的主要依据是考察政绩;据材料“县令由五品以上的京城官员推荐。贞观年间,出现了一大批奉职守法的官员”可知,唐太宗考察任用地方官的依据是官员推荐。(4)依据所学可知,宋太祖为断绝“武人专政的传统”采取了重文轻武的政策;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到宋太宗时期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将领的指挥权。据材料“……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体系多头分权,效率并不很高”可知,重文轻武的政策使政府的办事效率不高。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