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1 18:02:01

材料一: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为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1971年下半年,她与同事们在查阅古代文献时,受到启发,开始制取青蒿提取物。为了研发青蒿素,屠呦呦甚至不惜以身试药,带领团队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之后,终于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她说“我的梦想是用古老的中医药,促进人类健康,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享受到它的好处。”

(1)请结合材料一谈谈“屠呦呦的事迹”对我们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启示?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滋养。请仿照下面示例再举一例说明,并简要回答其对我们的具体要求。

示例:“车无辙而不行,人无信而不立”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诚信”价值取向,要求我们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说老实话。(提示:答案与示例重复不得分)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从题型看,此题属于简析题,要求学生对问题做简要的分析和说明,不需要展开论述。(1)从设问看,此问属于启示类问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一中屠呦呦的事迹说说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启示,旨在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从分值设置看,此问设3分,要求学生回答三个角度的启示。认真阅读材料我们发现了以下对应关系:“在查阅古代文献时,受到启发”,“用古老的中医药,促进人类健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不惜以身试药”----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带领团队”----有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懂得与人合作“经历了第190次失败”----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正确面对困难与挫折以上几点中任意选取三点回答即可。(2)从设问看此问中包括两小问,分别属于“是什么”和做法类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积累的文学知识,说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应关系,旨在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文学常识的积累情况、寻找知识之间联系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从分值看,此问设2分,要求学生举一个例子,并简单说明我们应该怎么做。要解答此题,首先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准确的把握,再沿着其中的一个要求从记忆中寻找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如“守法”----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我们应该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用法。再如“平等”-----不患寡而患不均----我们应该增强平等的意识,与同学友好相处,不以家庭条件、相貌等条件而歧视同学。

(1)①忠于职守,乐于奉献;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③树立远大理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发扬艰苦奋斗精神④增强“团队精神”,学会与人合作。⑤学会正确面对困难与挫折(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分) (2)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爱国”价值取向,要求我们:(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1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友善”价值取向,要求我们:(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