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沟通,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文明碰撞与交流融合的重要途径,也是

题目描述

【题目】沟通,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文明碰撞与交流融合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承文明、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活动方式。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15世纪上半叶,在地球的东方,从波涛万顷的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海岸的辽阔疆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材料一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两个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国神圣宗教的经验,使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哥伦布航海日志》

(2)从材料二看,哥伦布“前往印度”是何目的?

(3)他真实的动机是什么?有何佐证?

材料三∶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 达伽玛没有绕好望角航行, 在以后的几十年后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且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

——《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4)综合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中国及西欧航海家的作为和影响?

答案解析

(1)郑和下西洋。(2)熟悉印度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国神圣宗教的经验。(3)动机:寻找财富;佐证: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殖民者随之而来,大量屠杀印第安全,掠夺美洲财富。(4)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类历史上的航海壮举,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殖民者的扩张同时给被侵略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

(1)由“在15 世纪上半叶,在地球的东方,从波涛万顷的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海岸的辽阔疆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结合所学可知,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由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2)根据“两个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国神圣宗教的经验”可以看出,哥伦布“前往印度”的目的是熟悉印度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国神圣宗教的经验。(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前往“印度”的真实动机是寻找财富。因为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殖民者随之而来,大量屠杀印第安全,掠夺美洲财富。(4)由“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玛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后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可以看出,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类历史上的航海壮举,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殖民者的扩张同时给被侵略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