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巍巍祁连百丈雪,悠悠走廊千里春”。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巍巍祁连百丈雪,悠悠走廊千里春”。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祁连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2:“河西走廊”示意图。

材料二:河西走廊日照时间长达2550--3500小时,是我国主要的制种基地之一,撑起了我国玉米制种的 “半壁江山”。玉米喜光好暖较耐旱,但拔节后,对水分要求高,果穗成熟后需及时干燥脱水。(注: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品种,是把科学家的育种成果推广到普通农民手中的过程。)

(1)与喜马拉雅山南麓热带、亚热带自然景观不同,祁连山北麓呈现出的是温带自然景观。据图1及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据材料一、二及相关知识简述河西走廊撑起玉米制种“半壁江山”的有利条件。

(3)基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图2区域如果大规模发展制种产业,可能会带来怎样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此发展经济有何启示?

 

答案解析

(1)海陆位置(夏季风、西南季风),纬度位置(2)自然条件:①河西走廊耕地(绿洲)较多且集中,土壤肥沃;②境内有多条河流和冰雪融水,水量稳定,灌溉条件好;③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物质积累;④秋季多晴天,气候干燥、有利于种子的干燥脱水;⑤铁路横穿河西走廊,交通运输便利。(3)河西走廊地处西部内陆,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因地制宜地考虑当地的特点,采取适应当地条件的发展策略和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喜马拉雅山南麓热带、亚热带自然景观不同,祁连山北麓呈现出的是温带自然景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夏季风、西南季风),纬度位置。(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河西走廊撑起玉米制种“半壁江山”的有利条件自然条件:①河西走廊耕地(绿洲)较多且集中,土壤肥沃;②境内有多条河流和冰雪融水,水量稳定,灌溉条件好;③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物质积累;④秋季多晴天,气候干燥、有利于种子的干燥脱水;⑤铁路横穿河西走廊,交通运输便利。(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图2区域如果大规模发展制种产业,可能会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西走廊地处西部内陆,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对此发展经济的启示是:因地制宜地考虑当地的特点,采取适应当地条件的发展策略和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