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识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识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1)仔细观擦两幅地图,哪一幅是战国形势图?

(2)图一中的众多诸侯国是通过什么制度产生的?这一时期最先称霸的诸侯是谁?

(3)与图一相比,图二中的诸侯国有什么变化?这一时期秦国的对应位置应是图二中的什么位置?

(4)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与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在本质上有何不同?

(5)请列举你所知道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不少于三个)

 

答案解析

(1)图二    (2)分封制    齐桓公 (3)图一中的诸侯国“晋”被图二中的韩、赵、魏三家取代;春秋时期的一些小的诸侯国被大国吞并,到战国时期已经不存在了。秦国对应的位置是 ③(4)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是大国靠武力威胁弱小国家承认其领导地位的强权政治。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是通过战争兼并对方,进而统一中国。 (5)“卧薪尝胆”“退避三舍”“围魏救赵”“问鼎中原”“朝秦暮楚”等任意三个。

(1)依据地图结合所学可知,图二是战国形势图,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减少;(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形成了众多诸侯国;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使齐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他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开展对外活动。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举行诸侯盟会,周天子派人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图一中的诸侯国“晋”被图二中的韩、赵、魏三家取代;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的一些小的诸侯国被大国吞并,到战国时期已经不存在了。秦国对应的位置是 ③;(4)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是大国靠武力威胁弱小国家承认其领导地位的强权政治。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是通过战争兼并对方,进而统一中国;(5)依据所学可知,“退避三舍”指春秋时晋国国君重耳在与楚军交战中,信守当年立下的诺言开战前先退军九十里;“问鼎中原”指春秋时楚庄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