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在史学界,有部分人认为,中国历史发展经历了四次巨大的社会转型,第一次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通过长时间的变法运动实现的,第二次发生在晚清民国时期,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探索资本主义道路。第三次发生在新中国初期,主要是通过政治建设和社会改造实现的。第四次性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人通过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请写出第一次社会转型中影响最大、效果最显著的变法运动的名称。

(2)晚清时期哪个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全面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3)第三次社会转型中的社会改造涉及哪三个方面?

(4)第四次社会转型时期适逢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你认为我国政府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

 

答案解析

(1)商鞅变法。(写错别字不得分)(2)《辛丑条约》(3)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4)应该做到: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趋利避害;健全机制,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对内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善于抓住机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提高和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主动参与国际事务,加强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等等。(1分,考生只要答到其中1条即可得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次社会转型中影响最大、效果最显著的变法运动的名称是:商鞅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晚清时期《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全面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该条约是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又一奴役性条约。它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次社会转型中的社会改造涉及的三个方面有: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的时间是1953年—1956年;改造的对象是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对手工业改造的方式是引导手工业者加入生产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方式是公私合营,实行赎买政策。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应该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趋利避害;健全机制,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对内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善于抓住机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提高和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主动参与国际事务,加强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