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4:36:08

17世纪,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18世纪,法

题目描述

【题目】17世纪,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把欧洲启蒙运动推向高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卢梭

材料三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段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指出两者的相同之处。这两者在政治、经济方面有何相似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并说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拿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有何意义

答案解析

(1)观点:依据材料一中“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中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依据材料二中“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中卢梭主张社会契约论。相同: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即可概括得出,黄宗羲和卢梭两者都反对君主专制,具有民主性。时代背景:结合黄宗羲和卢梭所处的时代背景相关所学从专制统治的强化、经济的发展等方面指出两者相似的时代背景。(2)依据材料三中“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信息结合所学即可概括得出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蓝图:结合所学可知,伏尔泰主张建立英国式的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主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政府;卢梭主张创立民主共和国。意义:结合启蒙运动的影响相关所学可从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等方面说明其意义。

(1)观点:材料一,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材料二,社会契约论。相同:都反对君主专制,具有民主性。时代背景:封建社会日趋衰落或专制统治强化;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或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2)根本原因: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伏尔泰:主张建立英国式的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主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政府;卢梭:主张创立民主共和国。意义: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