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华文明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中外文化以及内部不同域文化间的交往

题目描述

【题目】中华文明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中外文化以及内部不同域文化间的交往、交流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图反映了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是在哪位皇帝的支持下进行的?

材料二: “丝绸和香料从原料产地向西,运输到中亚、伊朗、阿拉伯和罗马帝国的消费者手里,罗马帝国生产的玻璃器皿、葡萄酒等也在丝绸之路上大量流动。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徒都通过丝绸之路吸引了远方的信教者”。

                                     ——摘编自杰里 · 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

(2)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关系?椐材料二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

材料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书》中描述了什么时期的江南景象?上述两侧材料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答案解析

(1)张骞通西域   汉武帝 (2)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3)南朝(魏晋南北朝):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1)依据图中可以看出是一条路线。图中西汉、长安、西域、葱岭、大月氏等文字做提示,结合课本所学,西汉武帝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张骞应募。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西域和西汉的往来。(2)依据第一问已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张骞出使西域,材料二反映丝绸之路上商品的流通。结合课本所学,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商人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运往西域、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等运往中原。形成了沟通了欧亚商品往来的交通要道,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由此可知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3)依据图片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迁移方向”,由此可知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事件。结合课本所学,魏晋以来北方政权纷争不断,南方地区较为安定,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开始南迁。南迁的人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