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
题目描述
【题目】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在位时的哪些治国思想?
材料二:唐朝人口统计图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人口发展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唐朝人口发展呈现出这种趋势与哪两个盛世有关?
材料三:
(3)长安城面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朝的时代特点。从《唐长安城地图》看出:基本形成了各市坊围绕皇宫的布局,表明其政治特点是 ;城内设有国子监、建有孔庙,表明其思想特点是: ;对几个“坊”的描述可看出其社会经济特点是: 。
材料四:唐朝对外交往路线图
(4)材料四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它们分别是哪三个国家?
① ;② ;③ 。
(5)请用与①③国家相关的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这些史实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有什么特点?
答案解析
(1)以民为本或心存百姓(2)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贞观之治;开元盛世(3)皇权至上;以儒治国或推崇儒学;商业繁荣(4)天竺或者印度;新罗;日本(5)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双向交流,对外开放。
(1)依据材料一的意思:舟好比是君主,水好比是百姓。水可以载舟,也可以淹没舟。说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认识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性,悟出人民百姓是王朝兴亡的决定性力量,要以民为本,注重民生。(2)依据材料二的人口统计图数字的变化:从649年的1900万人、726年人口的4141万人到741年人口4531万人,可以得出唐朝的人口呈上升的趋势;结合课本所学可知,626年李世民继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唐太宗统治期间,经济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增加,进入贞观之治;726—745年是唐玄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3)依据材料三:“长安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造玉器和出售金银的珠宝店;胜业坊有专蒸饼的“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及“会饮”的饮所。”可知各坊市围绕皇城体现皇权为中心;各坊市种类繁多,体现出唐朝商业的繁荣;依据材料:“在皇城以南设立最高学府—国子监,以习儒学经典为主。唐太宗在国子监设立孔庙,并恭亲祭孔,还诏命天下普建孔庙,自此孔庙开始遍及各地。”可知其思想以儒学为主。(4)依据课本所学可知,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由①地处印度半岛,可知是天竺。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有玄奘西游;② 地处朝鲜半岛,可知是新罗。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来往频繁。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③ 地处日本岛,可知是日本。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也不少,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十年,传播了唐朝的文化。(5)依据第(4)问已知①③是天竺和日本。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唐朝与天竺有频繁的交往。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风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也不少,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十年,传播了唐朝的文化;这些史实反映了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促进双方的文化交流。
相关试题
5339【习题】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年中央政
9537 鼻咽癌高剂量率后装治疗施源器安置
3030 两列简谐波叠加时,能发生干涉的是(
146、煤矿掘进工作面按照规定实现“三专、两
(单选题)()可认为是对规定的规格和性能的满
下列各句中,必须删去加点词的一句是() ?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8月20日起陆续
150、为老年人翻身叩背促进排痰操作方法不正
建设单位因急于投产,擅自使用了未经竣工验收的
同一筛分作业可以作控制筛分和检查筛分两用。
计算设于水中的支架或拱架的强度和稳定时,应考
在焊工技术考核过程中,其焊接试件位置允许改变
高压开关柜应每5年进行一次五防性能检查。
学生学习了m(a+b)=ma+mb后,错误地
屋面水泥砂浆找平层的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满水事故的常见原因是( )
下列接头中,()适用于大厚度材料的电子束焊。
为了减小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引入( )负反
问卷调查一般包括以下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