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20:53:20

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孔子

题目描述

【题目】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学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请回答:

(1)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是如何继承并发展孔子学说的?

(3)儒家思想在汉、宋两代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案解析

(1)依据孔子的思想核心从“仁、礼”角度回答。(2)结合所学孟子从仁政以及民贵君轻角度回答。荀子从礼法并施角度回答。(3)汉代结合所学从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思想回答。宋代从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建立理学体系回答。时期代表主张地位和影响春秋孔子(1)政治:①思想核心是“仁”;②强调统治者“以德治民”;③“克己复礼”(2)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首创私学,被后人尊称为“至圣”战国孟子(1)政治:①“仁政”;②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2)伦理:主张“性本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战国时期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荀子(1)政治: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②“君舟民水” (2)伦理:提出“人之性恶”

(1)仁、礼(2)孟子: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学说:要求统治者爱民、重民,主张民贵君轻。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主张礼法并施。(3)汉: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哲学。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建立理学体系,把儒学推向新高峰。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