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2-12-16 16:08:08

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要求受教育者“修己、立己、成己”,

题目描述

  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要求受教育者“修己、立己、成己”,以养成个人的“个性、智能、学识”,并要外化出去。这反映了教育目的的[  ]
多项选择题 A、“社会本位论”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论”价值取向 C、“文化本位论”价值取向 D、“官本位”价值取向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 则的公民,使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在他们看来,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 社会的效益来衡量。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涂尔干、那托普、凯兴斯泰纳等。这种观点1、打破了人生来就天然地具有真善美品质的神话,认为个人的发展都是后天 社会化的结果;2、在某些方面割裂了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内在联系,一味强调个人   

答案:A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