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要求受教育者“修己、立己、成己”,
题目描述
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要求受教育者“修己、立己、成己”,以养成个人的“个性、智能、学识”,并要外化出去。这反映了教育目的的[ ]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 则的公民,使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在他们看来,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 社会的效益来衡量。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涂尔干、那托普、凯兴斯泰纳等。这种观点1、打破了人生来就天然地具有真善美品质的神话,认为个人的发展都是后天 社会化的结果;2、在某些方面割裂了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内在联系,一味强调个人
答案:A
相关试题
以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为主题整理所学内容,其
《尚书·无逸篇》有句警语:“不知稼穑之艰难,
下列同学的话语中体现了对父母的理解的是(
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基本方式是
2007年9月,“神舟”七号飞天成功,标志着
中国作家曹文轩获得2016年度国际安徒生奖。
715.爆炸松扣时,用电缆将工具从钻杆水眼内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
三国演义∶元末明初
在使用有()、()、()等图案的面料时,一般
唐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客观上最能体现儒家“
为度量违约风险与投资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将某一
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有哪些影响影响?
第五套人民币2005年版100元纸币与199
中间继电器的符号是( )
现在的很多网页页面集成了文字、声音、图片、动
我国国家安全法制的发展阶段是在()
布光的依据:()
公共关系一词源于美国,它是英文Public
Anyone curious about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