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经济大恐慌,影响的不只是美国,世界各国都受到它的打击,经济大恐慌,使上百万的工人失业,大批的农人被迫放弃耕地,工厂商店关门,银行倒闭,一片萧条。1932年,罗斯福当选总统,他主张政府应拿出行动来结束经济大恐慌,新政府虽然解决了许多的困难, 但美国的经济还是要到二次大战,才苏醒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苏两国,关系日趋恶化,分别在军事、政治、经济、宣传各方面,加紧准备,一如战时。

(1)“经济大恐慌”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罗斯福政府拿出了怎样的“行动”来结束这次“经济大恐慌”的?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政治方面是如何“加紧准备”,从而导致“美苏两国,关系日趋恶化”的?

(3)各国之间的相处应遵循怎样的准则才是正道?

 

答案解析

(1)经济大危机(2分);推行了新政(答“国家干预经济”、“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给1分);(2)杜鲁门主义的出台(2分);(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分);

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相关知识点。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造成了“经济大恐慌”。为了摆脱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之后,实施新政,新政的中心措施是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缓慢渡过了经济危机。(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苏之间“冷战”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结束。1947年,美总统杜鲁门提出“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之间“冷战”开始。(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