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0 10:39:15

    材料一 2019年6月17日,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 2019年6月17日,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暨荒漠化防治国际研讨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

材料二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选择在中国的内蒙古召开会议,别有深意。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副执行秘书普拉迪普·蒙珈表示,他亲眼看到,在过去的几十年内,中国森林覆盖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9%大幅提高到目前的近23%,土地荒漠化趋势得到有效逆转,“还有什么地方比呼和浩特更适合召开这次大会呢?在这座‘蓝色之城’里,我们可以享受蓝天绿草的纯净和永恒,享受这独特而和谐的文化、民族与自然的融合”。

(1)请你谈谈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

(2)我国科学治沙的做法既为中国荒漠化防治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请你说明我国积极贡献中国智慧有何意义。

 

答案解析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难度值一般。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结合课本知识,上述材料说明了整个人类面临着沙漠化的问题,我国的治沙经验为全世界防治荒漠化积极贡献了中国智慧等。据此进行回答。(2)本问考查对我国积极贡献中国智慧的意义的认识和阿理解。根据所学知识,我国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这对于彰显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对于展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对于推动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促进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等都有积极影响。回答意义类问题,我们通常采用“有利于……”的模式组织答案。根据对以上问题的分析进行回答即可。

(1)荒漠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我国的治沙经验为全世界防治荒漠化积极贡献了中国智慧。(2)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有利于展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有利于推动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促进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