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反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传统。阅读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反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传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威继光
材料二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郑成功
材料三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速加剪除,恐边微之民不获宁息。
——康熙帝
(1)材料一中“海波平”的含义是什么?戚继光为实现这一愿望做出了哪些努力?
(2)材料二中的“贵国”是哪个国家?台湾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是在哪个时期?
(3)材料三中的“罗刹”是哪个国家?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上三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特征?
答案解析
(1)祖国边疆安宁。戚继光组建了“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2)荷兰。清朝时期(3)沙俄。(4)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了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的决心。“海波平”的含义是祖国边疆(海疆)安宁。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据,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是郑成功告荷兰总督的书信。这里的“贵国”实际上指荷兰。1684年,清朝时期康熙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罗刹”是指沙俄。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掠。1685和1686年,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退俄国的进攻,最终迫使沙皇政府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等精神。
相关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重庆市原副市长、公
(单选题)甲乙两公司对商场产权的占有方式为(
(多选题)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病因包括()
把握好初中的学习生活,将使我们终身受益。因为
在南亚,农业生产需要的水源,主要来自? 答案
14、( )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根据行政监督主体监督权的来源不同,行政监督可
贷款拨备率基本标准为( )。A4%B6%C5
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北寒带的是()
玉琮是()的典型器物。
某料场存放一堆建筑砂,为梯形堆,砂堆底面长1
检测起重吊钩横向疲劳裂纹较合适的方法是()。
定王台书市的前身是?
下列对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历史作用的叙述,错误的
述多媒体数据的特点。
舱内作业,可燃性气体浓度()作业人员可进入舱
感应钎焊的特点是( )
集明清建筑特色和商市于一体的商城是()。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出自杜甫()A《悲
绘画时应注意笔墨关系和构图关系,其中不符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