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8:00:09

??? 材料一?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曾想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曾想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在大城市发动起义,建立政权,但接连遭到失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起义队伍,在攻打长沙受挫后,当机立断,改变原定部署,到敌人控制薄弱的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有别于“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曾流行过一个口号“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当时,有的国家领导人认为,中国很快就要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材料三?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Ⅲ

请回答:

(1)毛泽东开创一条有别于“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其影响如何?

(2)材料二的观点你是否赞同?在1987年十三大会议上,我们党系统提出了更符合我国实际的什么理论?并为此规定了怎样的基本路线?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1992年,邓小平围绕哪个根本问题发表了南巡讲话?他提出的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是什么?

(4)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每次理论创新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足以让我们对未来充满自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我们应该怎样坚持理论自信、道路自信.?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联系所学可知,毛泽东开创的有别于“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是指工农武装割据道路。联系所学可知,中国革命就是通过走这条道路最终取得胜利。(2)“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超越了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因此对材料二中的观点所持的态度是不赞同。联系所学可知,中共十三大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为此规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3)根据材料中的“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等信息可知,邓小平南巡讲话围绕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联系所学可知,邓小平提出的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是“三个有利于”。(4)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坚持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道路:工农武装割据,或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影响:这条道路将中国革命引向成功。(2)不赞同。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3)根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非标准:“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