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面对内外忧患,清政府部分有识之士开始筹办洋务。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面对内外忧患,清政府部分有识之士开始筹办洋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要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  洋务军事企业始于(19世纪)60年代,在(19世纪)70年代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折中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

——摘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摘自《中国近代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洋务企业主要包括哪两大类?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取得的成效?

 

答案解析

(1)维护清朝统治;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2)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主要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民用企业,作为军事工业的补充,为军事工业服务.(3)洋务运动对于抵抗外国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1)据材料一“中国要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和所学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以李鸿章、曾国藩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器物即军事技术来应对内忧外患,维护清朝统治,李鸿章所说的“中国要自强”是指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外国利器”是指西方的军事技术,由此可以得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是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2)据材料二“洋务军事企业始于(19世纪)60年代,在(19世纪)70年代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可知洋务企业主要包括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据材料二“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可知洋务派逐步认识了“富”与“强”的关系,认识到军事工业需要民用工业的辅助,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主要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民用企业,作为军事工业的补充,为军事工业服务。(3)据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可知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与洋人争利,对于抵抗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