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剂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剂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农民报名参加农业合作社

手工业者永固也报名入社

工商界代表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

材料二:农民报名参加农业合作社手工业者通跃报名入社工商界代表中请全行业公私合营

材料三: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材料四:安徽凤阳花鼓唱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碗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1)依据材料一中的这部法律,我国进行了什么改革?这次改革使哪一阶层获得了解放?

(2)材料二中的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

(3)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与探索中的哪些失误有关?

(4)材料四中的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哪种经济体制?

(5)回顾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

(1)土地改革;农民(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 左倾错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任答两点即可)(4)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政策的制定应实事求是,符合国情,符合人民利益;生产关系的调整应适应生产力发展;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1)第一问:根据“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这一材料出处可知,这次改革是指1950-1952年期间的土地改革。第二问:根据材料一信息,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彻底的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农民在政治和经济上翻了身,成为了土地的主人,从而获得了解放。 (2)第1问,根据材料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因此反应的运动是1953年到1956年的三大改造。第2问到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位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而使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还不够发达,因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开始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当中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分别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面对落后农业国的现状,人民急于求成,盲目求快,忽视了客观规律,没有从国情出发,盲目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导致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大肆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产量严重下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困难。(4)第一问: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长期把土地使用权承包给农民,使农民获得生产自主权,从而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村生产力。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此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化国企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5)纵观中国现代史,凡是在建设中取得巨大成就一定是因为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因此启示的第一点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农村四次经济体制改革有三次成功,一次失败,那么失败所反映出来的就是生产关系的调整超越了或者是不适合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所以第二个启示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最后要坚持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必须坚持以民为本。从中选择一两点答就可以。言之有理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