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9:23:38

明清时期,我国传统农业文明继续发展,同时在其内部也生长出了某

题目描述

【题目】明清时期,我国传统农业文明继续发展,同时在其内部也生长出了某些新的思想观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二  有人者(君主)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梨洲(黄宗羲)之学,自然以阳明为根底,……他一生无日不做事,无日不读书,独于静坐参悟一类功夫,绝不提倡。……梨洲不是王学的革命家,也不是王学的承继人,他是王学的修正者。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王阳明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对当时中国社会政治思想所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的政治理想。据材料三,说明黄宗羲是“王学的修正者”。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解释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的表现。

答案解析

试题(1)第一小问思想主张,依据材料一“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得出人人皆有良知;依据材料一“学贵得之心”得出人应该独立思考判断;依据材料一“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得出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第二小问影响,当时中国社会政治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是程朱理学,它用纲常名教对人们进行思想束缚,王阳明以“良知之在人心”来否定“三纲五常”“格物致知”,对程朱理学的纲常伦理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冲击。(2)第一小问政治理想,依据材料二“为天下,非为君也”“为天下之大公”得出天下大公;依据材料二“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得出从政为民;依据材料二“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得出君臣平等。第二小问说明,依据材料三“自然以阳明为根底,……他一生无日不做事,无日不读书”分析得出汲取心学精华,注重实行,由“独于静坐参悟一类功夫,绝不提倡”分析得出反对心性空谈。(3)由材料一王阳明“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概括出倡导个性解放;由材料二黄宗羲“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概括出蕴含初步政治民主观念;由材料三黄宗羲“他一生无日不做事,无日不读书,独于静坐参悟一类功夫,绝不提倡”概括出讲究经世致用。

(1)主张:人人皆有良知;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人应该独立思考判断。影响:冲击了程朱理学的纲常伦理。(2)政治理想:天下大公;从政为民;君臣平等。说明:汲取心学精华,注重实行;反对心性空谈。(3)解释:倡导个性解放;讲究经世致用;蕴含初步政治民主观念。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