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从小学到初中我们积累了许多的成语和典故,其实有些就在我们的历

题目描述

【题目】从小学到初中我们积累了许多的成语和典故,其实有些就在我们的历史教材中。请将下列成语典故按不同时期归类。(填入相应序号)

(1)鞠躬尽瘁

(2)卧薪尝胆

(3)纸上谈兵

(4)约法三章

(5)草木皆兵

(6)破釜沉舟

春秋战国时期:       

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时期       

 

答案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2)(3)。秦汉时期:(4)(6)。三国两晋时期:(1)(5)。

春秋战国时期:(2)春秋时期,在吴越争霸过程中,吴国打败越国,吴王夫差强迫越王勾践及其夫人一同到吴国,为夫差驾车养马等。越王勾践立志雪耻,发愤图强,在室内悬挂苦胆,坐卧都要舔尝。越王勾践回国后,经过长期准备,终于灭掉吴国,称霸诸侯。这就是卧薪尝胆的历史典故。(3)战国时期,在齐魏之间进行的桂陵之战中,齐军将领孙膑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打败了魏军。战国末期,在长平之战中,赵王任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将,导致赵军的大败。秦汉时期:(4)公元前207年,项羽破釜沉舟大败秦军主力,而此时刘邦与百姓约法三章,得到了百姓的拥护,趁项羽决战之际,攻取咸阳,灭掉秦朝,之后项羽与刘邦决战与垓下,刘邦军队唱起楚歌,四面楚歌使项羽军队军心涣散,项羽大败,最终刘邦取得了楚汉之争的胜利,建立了西汉。(6)在巨鹿之战中,项羽率领军队过漳河,背水扎营。项羽令将士带三天干粮,然后砸破锅,凿沉船,烧掉军营。楚军奋勇作战,打败秦军。破釜沉舟的典故反映的就是巨鹿之战的有关历史。三国两晋时期:(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说的是诸葛亮为蜀国所付出的心血。(5)383年,前秦王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但由于骄傲自大,指挥失误再加上秦军中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斗士不愿为前秦卖命导致前秦大军被东晋军队8万人在淝水之战中打败。“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典故都出自这次战役。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