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6.05km的平原区新建公路路面

题目描述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6.05km的平原区新建公路路面施工,路面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级配碎石,土路肩采用M7.5浆砌片石加固。路面结构如图21所示

事件1:施工单位在基层施工前,进行了各项标准试验,包括标准击实试验、集料的级配试验、混合料的配比试验、结构强度试验等,其中路面基层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流程图为:原材料检验→目标配合比设计→C设计→D。
事件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如图22所示,施工前,为了更好控制材料供应,项目部确定了每日施工段作业长度。

事件3:在道路基层验收合格后,水泥混凝土道路面层施工前,项目部把混凝土道路面层浇筑的工艺流程对施工班组做了详细的交底加下:安装模板→装设拉杆与传力杆→混凝土拌和与①→混凝土摊铺与②→混凝土养护及接缝施工,其中特别对胀缝节点部位的技术交底如图23所示。

事件4:项目部对施工材料实行材料计划管理,在确定材料需用量计划时,材料采购人员对片石采购进行了充分调研,发现片石的虚方与实方比为1:0.8,即采购回来的1立方米片石只能砌筑0.8立方米M7.5浆砌实体。
问题:
1、写出事件1中C设计、步骤D名称。
2、补充事件2中A、B工序名称,并指出采用的施工方法。
3、事件2中,为了合理确定每日施工作业段长度,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4、根据事件3,在混凝土面层浇筑工艺流程中,请指出拉杆、传力杆采用的钢筋类型。补充①、②施工工序的名称。指出图1中拉杆的哪一端为固定端。
5、事件3中,针对加固路肩工程,材料采购人员应采购片石多少立方米(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解析

:暂无    [搜题无忧答案

1、C—生产配合比设计;D—施工参数确定。2、A—测量放样,B—养护。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法施工。3、① 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生产效率和数量;② 施工人员数量及操作熟练程度;③ 施工季节和气候条件;④ 水泥的初凝时间和延迟时间;⑤ 减少施工接缝的数量4、拉杆采用螺纹钢筋;传力杆采用光圆钢筋 ;①运输;②振捣 ; A端为固定端。5、一侧加固土路肩的面积:(75+120)×30×0.5=2925cm采购的片石总量:(2925/10000×2×60500)/0.8=44240. 63m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