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于现实当中。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说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于现实当中。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一个名称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

材料一 : 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Possession Point”又名“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那片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

【一条胡同就是一处屈辱的见证】

材料二 :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由行防守,使馆界线于附件之图上标明……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哪场战争?英国人能将“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是根据哪一条约?这一条约中能反映英国发动此次战争根本目的的条款是?

(2)材料二出自中国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材料中所说的地方在北京的哪条胡同?

(3)材料二中的不平等条约使列强在政治上和军事上还取得了什么特权?这一不平等条约对中国最大的危害是?

(4)综上所述,你对中国近代史有何认识?

答案解析

(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2)《辛丑条约》;东交民巷。(3)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军事上: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最大的危害: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落后就要挨打或随着列强的侵略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言之合理即可)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鸦片战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大门,满足工业革命的需求,所以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可知,此内容出自《辛丑条约》;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辛丑条约》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落后就要挨打。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