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

题目描述

【题目】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回答问题:材料一: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

国家项目

中国

印度

美国

钢产量(千克)

2.37

4

538.3

发电量(千瓦时)

2.76

10.9

2949

材料二:建国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材料三:1978年-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1)依据材料一,为改变落后状况,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意义?(2)依据材料二,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中,1978年——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猛增长,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这两次会议分别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答案解析

(1)措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意义: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或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第一问依据材料图表所给信息,中国的钢和电的产量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改变工业落后的状况,我国编制和实施了1953年──1957年的第一个一五计划;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到1957年一五计划结束,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依据材料所给信息:1957——1962 年粮食人均产量很低,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1958年盲目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的工农业带来极大危害;(3)依据所学可知,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