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03:18:18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正在进行“中国古代文明”的专题探究活动,请你

题目描述

【题目】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正在进行“中国古代文明”的专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民族形成)

材料一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孙中山

齐天鼻祖

 

(1)材料中的“轩辕”是谁?他与图中人物在中华文明史上有何地位?

(国家统一)

材料二

奏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铜方量

 

(2)由材料及所学知识,“诸侯”的出现与西周实行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关?据图写出为“秦王扫六合”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名称。

(思想引领)

材料三   (汉武帝)及其近臣们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3)汉武帝将“儒术”扩展并延长的重大举措有哪些?有何历史影响?

(制度创新)

材什四(该制度)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4)据所学知识写出“该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及武则天完善“该制度”的措施。该制度在宋朝的发展得益于哪一统治政策的推行?

答案解析

(1)据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轩辕”是黄帝。他与图中人物炎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距今约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2)据材料二“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及所学知识可知,“诸侯”的出现与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有关。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封给亲属、功臣、前代贵族后裔为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进义务。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据图“铜方量”及所学知识可知,为“秦王扫六合”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将“儒术”扩展并延长的重大举措有:纳董仲舒之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培养儒学人才。这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儒学从此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4)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该制度”是指科举制度,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隋炀帝创立进士科。为了改变魏晋以来选拔人才的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而隋炀帝时期正式创立进士科,这标志着科举制度的诞生。武则天在位时,完善了科举制度,创立了殿试制度。该制度在宋朝的发展得益于重文轻武政策的推行。宋朝开国后,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士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敬。相当部分官员来自科举考试,各级官员俸禄丰厚,生活十分优裕。

(1)黄帝;他与炎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2)分封制;商鞅变法。(3)纳董仲舒之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培养儒学人才。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儒学从此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如答“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也可)(4)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重文轻武政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