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0 12:45:50

    2019年11月6日,《人民日报》刊发《中共中央关于

题目描述

【题目】    2019年11月6日,《人民日报》刊发《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某校围绕该决定内容,展开讨论,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内容一)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    的伟大飞跃。

(内容二)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内容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

(1)根据所学内容,将材料中画线部分补充完整。

(2)中国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我们可以用哪些数据加以证明?   

(3)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请写出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5)节日都是特定民族和文化的产物,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请列举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节日及其习俗。   

(6)传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踏上强国之路,维护民族团结。解答时要认真分析材料及问题,紧密联系教材相关知识,综合作答(1)此问考查改革开放促发展。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迎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此问是开放性题目,围绕我国取得的成就的相关数据进行回答即可,如: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等等。(3)此问考查维护民族团结。据教材知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4)此问考查发展目标。据教材知识,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5)此问是开放性题目,考查中华文化。根据实际可以回答:中秋节:赏月、吃月饼。清明节:祭祀扫墓、缅怀先人。端午节:划龙船、食粽子、挂艾草等。(6)此问考查维护民族团结的作用。解答可以从做到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宣传民族政策等方面回答即可。

(1)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2)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等等。(写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5)示例:中秋节:赏月、吃月饼。清明节:祭祀扫墓、缅怀先人。端午节:划龙船、食粽子、挂艾草。(6)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了解民族文化,宣传民族政策;关心帮助少数民族同学;等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