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重要的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

题目描述

【题目】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重要的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中“卫鞅”指的是谁?他推行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依据材料说出变法法令得以推行的原因何在?

(2)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卫鞅变法内容中最受新兴地主阶级欢迎的是什么?达到秦国迅速“强兵”目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二: 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跋澄讨论迁都洛阳的问题。孝文帝表示:“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自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拓跋澄的回答是:“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3)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看下图回答

(4)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一措施?除此之外,改革还有哪些措施?

(5)当今,我国也正处于改革大潮之中,以上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可借鉴之处?

答案解析

(1)卫鞅指:商鞅;理论基础:法家;原因:秦孝公的支持.(2)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军功.(3)目的: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4)措施:改穿汉服;学习汉语, 采用汉姓,与汉人通婚.(5)借鉴:改革要顺应历史的发展;改革要重用人才,重视人才;加强法制建设,保障改革顺利进行;依法治国.

(1)依据课本所学知识可知,卫鞅指商鞅;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法家思想;该变法法令得以推行主要是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2)商鞅变法中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最能体现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使军队战斗力大大加强,因而能够达到强兵目的是奖励军功。(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时期,为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迁都洛阳。(4)分析材料三图画可知,图画体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改穿汉服,禁止穿领小袖窄的胡服,仿南朝的服装制订官吏、妇女的冠服。迁洛阳以后,孝文帝仿照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汉人说汉话,以消除民族间交往的语言障碍;改鲜卑复姓为汉字单姓;提倡与汉族通婚。(5)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可借鉴之处:顺应历史的发展;改革要重用人才,重视人才;加强法制建设,保障改革顺利进行;依法治国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