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结合材料,完成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结合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近代重大史实纪事

战争

条约

影响

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封建的深渊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请完成材料一中的表格并为表格内容拟定一个主题名称。

材料二: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二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史学家陈旭麓

(2)根据材料二写出“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的重大历史事件及代表人物一位;甲午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进入“第二次”反思,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解析

(1)《南京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主题:近代西方侵华及中国民族危机的加剧。(2)表现: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或者李鸿章进行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根本原因:半殖民半封建的国情

(1)据所学可知,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学习主题可以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即近代西方侵华及中国民族危机的加剧。(2)根据材料二写出“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可知,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或者李鸿章进行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甲午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进入“第二次”反思指的是戊戌变法,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据所学知识可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失败的根源是半殖民半封建的国情。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