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西方列强用坚船和利炮不断侵略中国,

题目描述

【题目】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西方列强用坚船和利炮不断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先进的中国人奋力寻找救国道路,进行着艰难曲折的反抗与近代化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结合图片将下列一系列条款进行归类:

①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②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③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④增开重庆等地为通商口岸

⑤开放广州、上海等地为通商口岸⑥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图1:        ;图2:        ;图3:        。

(2)材料一中图二所示的事件之后,中国被迫割去哪些领土?图三所示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3)对材料二所说的“灾难性战争”,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有哪些?请列举2例。(与下列表格中事件不能重复)

(4)对材料二所说的“灾难性战争”,中国人民也进行了艰难曲折的近代化探索。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表:

中国近代化历程

主要内容

相关重大事件

第一阶段

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第二阶段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维新变法       

第三阶段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5)从近代化探索内容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具有什么特点?

答案解析

(1)图1:③⑤;图2:②④;图3:①⑥。(2)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在1894年的黄海海战中,邓世昌视死如归,撞向日舰吉野;1876年,左宗棠分三路进军新疆,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4)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5)中国近代化探索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逐步深入,曲折发展的过程。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图1是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的场景;《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开放广州、上海等地为通商口岸,故③⑤符合题意;图2是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的场景;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开重庆等地为通商口岸,故②④符合题意;图3是《辛丑条约》签订的场景;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故①⑥符合题意。(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图2是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的场景;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割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图3是《辛丑条约》签订的场景,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同中国签订了《辛丑条约》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依据所学可知,1894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在1894年的黄海海战中,邓世昌视死如归,撞向日舰吉野;1876年,左宗棠分三路进军新疆,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4)依据所学可知,为了维护清朝统治,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开启了民主共和时代;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进步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创造了民主科学时代。(5)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内外交困,19世纪60---90年代,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与“求富”; 19世纪末维新派的主张是变法维新;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开启了民主共和时代;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创造了民主科学时代;这四场运动体现了中国近代化探索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逐步深入,曲折发展的过程。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