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8 23:56:06

法治取代人治、民主代替专制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目描述

【题目】法治取代人治、民主代替专制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公元前8世纪,希腊开始进入城邦时代。城邦的诞生不仅为法律开辟了广阔的用武之地,而且也为人们的思想观念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希腊人崇尚法律观念、维护法律权威的观念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观念就诞生在这个自由的精神世界之中。

——《浅谈从古希腊到现代西方法治理念的转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的治国理念。在这一治国理念下,古希腊建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材料二 第五表 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第七表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第九表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十二铜表法》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马法的基本特点。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成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的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议会内的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的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和询问。

——《权利法案》

(3)依据材料三,指出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主要取得了什么权力?由此初步确立了英国怎样的政治体制?

材料四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原则主要有:(1)内阁需得到议会多数的支持,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2)议会有权倒阁……(4)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阁员必须集体辞职……重新举行议会大选,由新议会决定内阁的去留。

(4)根据材料二,英国内阁对谁负责?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本质区别。

答案解析

(1)治国理念:根据材料“希腊人崇尚法律观念、维护法律权威的观念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观念”可知,古希腊人主张依法治国。政治体制:根据材料“公元前8世纪,希腊开始进入城邦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古希腊建立的是奴隶制民主政治。(2)特点:根据第五表内容可知,体现了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根据材料“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可知,罗马法注重法律公平。 (3)权力:根据材料“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可知,议会获得了立法权;根据材料“议会成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可知,议会获得了选举权;根据材料“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的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可知,议会获得了言论自由、演说自由,议事自由。体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4)负责:根据材料“内阁需得到议会多数的支持,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重新举行议会大选,由新议会决定内阁的去留”可知,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本质区别: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内阁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强化的产物,英国内阁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一种政体形式。

(1)治国理念:依法治国。政治体制:奴隶制民主政治。 (2)特点:保护私有财产;注重法律公平。 (3)权力:立法权;选举权;言论自由权。演说自由,议事自由体制:君主立宪制。 (4)对议会负责。明朝内阁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强化的产物,英国内阁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一种政体形式。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