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2-12-18 16:38:56

支架式教学的理论依据是( )。

题目描述

  单选题

  支架式教学的理论依据是()。 A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B 布鲁纳的学科结构理论 C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D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答案解析

[搜题无忧题目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支架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者提出并强调支架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引导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所谓“支架”就是指教师的帮助。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D项正确。A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共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布鲁纳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所以他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而掌握学科的结构,应该是学习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因此,布鲁纳把学科的基本结构放在设计课程和编写教材的中心地位,让它成为教学的中心。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D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