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现代媒介素养》见面课答案
见面课:公民新闻与媒介的未来
1、公共新闻的最终诉求在于()。
A.更多提供有关公共事务的内容
B.实现媒介的公有制和国有化
C.提升公众的社会参与意识
D.发展更多的公民记者
/>
C.召开媒体与普通民众共同参与的恳谈会
D.加大民生新闻、公共事务新闻的报道量
正确答案:开展民调或访谈以发现民众真正关心的议题;
进入社区了解社区成员重视的问题及意见;
召开媒体与普通民众共同参与的恳谈会
4、公民新闻的突出特点有()。
A.专业新闻机制之外的参与者大量从事报道工作
B.个人化诉求成分过多,情绪化倾向显著
C.报道面与报道的及时性极大提升
D.有严格的报道程序与分工
正确答案:专业新闻机制之外的参与者大量从事报道工作;
个人化诉求成分过多,情绪化倾向显著;
报道面与报道的及时性极大提升
5、我们在朋友圈分享一件当天看到的新鲜事,就具有一定的公民新闻性质。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6、公共新闻是一度流行世界的媒介报道实践方法。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7、个人微博、朋友圈所爆料的新闻,因为较少受到利益集团的控制,所以更具真实性。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8、当今,每个人的媒介接受与传播行为都在影响着媒介环境。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见面课:新闻与媒介的客观性
1、看一个媒体的新闻报道是否客观,需要考察其()。
A.是否做到了突出事实而尽量回避意见
B.是否以超脱感情的中立态度表述事实
C.是否为涉事各方提供了发言的机会
D.是否放在了新闻或要闻的版面、栏目
正确答案:是否做到了突出事实而尽量回避意见;
是否以超脱感情的中立态度表述事实;
是否为涉事各方提供了发言的机会
2、评价媒介资讯、新闻等的传播是否体现了“全面性”,应注意考察其是否做到了()。
A.就内容量而言,信息充实,图文表达方式全面
B.针对个体事实,能全面展示各角度信息
C.对于同类事实,能全面展示情况,不遗漏、不偏颇
D.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涉及符合媒介宗旨的各领域内容
正确答案:针对个体事实,能全面展示各角度信息;
对于同类事实,能全面展示情况,不遗漏、不偏颇;[1] [2] [3] 下一页
提升公众的社会参与意识2、历史上的“另
38221955年10月1日,在国庆6周年阅
()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它主要凭借人的经验以及分
[多选] 决定与决议的主要不同之处有( )
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
39.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经
(单选题)下列关于投资的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的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
【标准答案】软体商品的网络营销方式包括(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我
2011年4月7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在
海口市多规数据库的功能包括多规数据集成功能(
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现象。关于这
对于断面跨度大,地表沉陷难于控制的柔软松散围
现象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
我国南方地区的植被类型是()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迸溅、斟酌
为了避免生球爆裂,干燥时应快速加热。()
FSEU利用前缘襟翼/缝翼位置传感器传递来的
根据原料煤性质、产品指标确定跳汰周期特性后,
因特网是通过硬件设备将不同的网络互联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