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许多王朝都是通过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许多王朝都是通过改革强大起来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顺应了历史潮流,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材料二: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魏书》

材料三:龙门石窟中的宾阳洞窟建于北魏迁都洛阳后,洞中主佛服饰已明显具有汉族服饰的特点。

(1)材料一中的改革得到了哪位国君的支持?该改革在经济上废除了什么制度?

(2)材料一中的哪句话说明这次变法取得了成功?

(3)材料二中的“帝”是哪位少数民族皇帝?

(4)概括材料二、三中他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5)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

(1)秦孝公;井田制。(2)但新法顺应了历史潮流,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3)北魏孝文帝。(4)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5)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改革推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依据材料一信息:“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并结合所学分析可知,材料一中的改革指的是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变法在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依据材料一“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顺应了历史潮流,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分析可知,材料一中的“但新法顺应了历史潮流,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说明这次变法取得了成功。(3)依据材料二“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帝”是北魏孝文帝;材料二说的是孝文帝改革规定必须使用汉语,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4)依据材料“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是孝文帝改革规定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据“龙门石窟中的宾阳洞窟建于北魏迁都洛阳后,洞中主佛服饰已明显具有汉族服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以汉服代替鲜卑服的汉化措施。(5)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可知,给我们的启示是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改革推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